謝長廷力邀馬英九參加辯論會,是因為對自己的口才有信心,也認為馬英九會一如往常的挨打。人總是會拿自己最擅長的東西跟別人比賽,勝券在握,最害怕的就是敵人比你想像的還厲害,自以為高手而不求更上層樓,是會陰溝裡翻船的。

 20題辯論問答詳情請見文末補充
 


現場表現的評比

第一階段公民提問: 馬大勝

在題目都是事先知道的情況之下,謝的答題品質明顯比馬差。雖然好幾題都剛好是對馬有利的台北市施政題,但是謝台風凌亂,經常不知所云達非所問,身為邀辯的人,他的表現讓我吃驚的失望。而雖然馬的回答給人照本宣科的感覺,但是至少台風穩健,言之有物,即使有些答題內容其實是空包彈,但是也足以讓人覺得他的餅畫得很美很完整,幕後顧問團準備很充分,馬也背誦表達的不錯,被謝酸到也不至於有火大。反觀謝在第一階段就打出高雄愛河牌,大絕這麼早放後面還能端什麼出來呢? 幕僚在準備答題方面也有好幾題明顯沒有好好準唄。

第二階段公民提問: 持平

馬的答題和前一階段沒有太大差別,只是因為經濟議題過多,答題內容的重複率偏高,給人一種沒有別種說法的感受,一個公式套用各題,但中規中矩沒有太大失誤。謝的答題和台風有比上一個階段好,也有不少行政院長任內的經驗可以答題,但是因為一直超時被消音,整體掌控感還是沒給人把話題講完整的感受。現場提問的部份,馬英九明顯就是把背好的稿臨場再拿來重複講,沒有太多臨場反應可言;謝長廷臨場反應較佳,但是資料庫裡面東西不夠多,材料不足也是煮不出好菜。

交差詢問: 謝微勝一咪咪

用超過一個提問機會來問高市府人員被訴的問題並不明智,當謝重提「馬你自己也被起訴」照道理講馬就該換話題了。馬一直給人溫文的形象,但被謝這麼一說彷彿馬抓著起訴議題亂咬,這樣不但給人不厚道的感覺  後幾個問題也沒有更進一步而是重問一次,也給人無力感和 「難道沒別的要問嗎?」的不滿。而且一直說別人被起訴就有問題,馬自己也被起訴就裝忽略,謝打他的邏輯不通有得到一些分數。但謝也並沒有成功澄清他的問題,也是一直回答同樣答案。兩個人的問答都一直鬼打牆,像小孩在吵架,我說你貪,你說我才貪。

結辯: 謝勝

談的內容空泛,照本宣科得就像國高中作文一樣,尤其是在謝的結辯質疑後,更給人虛無飄渺的感覺。但他所提的內容還是滿正面的,雖然食之無味但是有些人比較喜歡這種"大家一起熱血奔向陽光"的結語。謝的結辯是負面的質疑,沒有幫他拉到很多票的能力。雖然他成功地讓順道看看、關心一下 的真的中間選民停止接收馬英九的未來願景,"這塊大餅是要能夠成長6%才吃得到喔!" 成功地讓馬損失可能拉到的極中間選票,但這些「極中間」的選票本來就是不多的。而負面結辯是否會造成令人不悅的觀感,這種膛炸的手法也是有待商榷的。謝的結辯恰巧制住了馬的結辯,是馬迎上去挨這刀的,等於馬前面講多好,餅畫多大,大家做了多少美夢,最後這兩分鐘就被戳破,錢從哪裡來,真的能成長6%才有得吃的餅,真的做得出來嗎? 至少大家會清醒一些。


題目篩選與提問

雖然題目是以民眾影片播出,企圖製造這是由民眾發聲想問的問題,但這些問題是如何篩選出來的,哪些題目對誰比較有利,編排方式,以及特別去錄製一些不可能會自己錄影還上傳的農家,繞了一大圈,其實跟直接訂出問題也沒兩樣了,只是讓民眾來參與會有比較民主的感覺。

20題之中有17題是經濟相關,試圖反應出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,希望候選人多多針對經濟問題做回答,但是這些真的就真實反應了台灣各角落的問題嗎? 只有3題無關經濟,無關經濟的議題有這麼不重要嗎? 其中還有同性戀的問題,這題是我覺得不該拿到總統等級來問的問題,這是全球觀感的問題,不是一個總統要解決的。

雖然影片裡面的問題都問得很好,有些提問人到現場之後也都追問得很好,但是也有些提問人的提問令人莫名其妙,像是要求總統做不好就把薪水捐出來,或是要環保總統就要帶頭吃素等等,令人啼笑皆非。


兩人經濟理念的不同

謝的主張偏向以減稅活絡民間經濟,節流之後重新安排分配,做最精簡的運用,才能提高品質。雖然有牛肉,但牛肉顯然沒有馬的那麼大碗。
馬的主張認為要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,強調大建設,開源之後金錢才會活絡。謝的保守做法能讓經濟有多少成長呢? 會不會還是沒進步? 而馬的大膽做法其實風險是很高的。

不是大家都會拿到錢

增加政府支出做大建設是可以刺激經濟,但領死薪水的人民不會像有大筆資產的老闆受益那麼多。當政府指定某個產業為振興經濟的目標時,資本家只要把錢移轉過去就能享受到好處,而受薪階級除非運氣好原本就是該標的產業的員工,否則很難享受到刺激經濟的好處,畢竟資本家的資金流轉比平民老百姓快多了。這樣富者越富,除非他們願意用均富卡,否則一般百姓生活不會有明顯改善。

物價會持續上漲

政府支出做大建設,現在全球原物料都在短缺的情況下,政府還增加支出,物價的上漲只會更嚴重,進入M型社會更加確定,貧者越貧。

成長了6%不是給你賺
一定是先支出做建設才有可能成長6%,如果真的可以有6%以上的經濟成長,這些先積欠的支出將由經濟成長帶動的「稅收」中賺回來,台灣的稅收多半是從平民老百姓榨出來的,也就是經濟成長之後,資本家拿到錢,而老百姓買單,大家真的會大賺錢嗎?

以上的假設還是在馬英九執政八年,每年都能有6%的經濟成長才能做到。要是支出先花了,最後沒辦法成長6%,大家都負債。


幕後團隊

很明顯馬英九的幕後團隊很堅強,為每一題都做了完善的包裝,從以前到現在的各種經驗,累積的財富去砸出漂亮的答案,即使國民黨經過多少風風雨雨,但是組織的完密度就是堅不可破。反觀謝長廷的答案以及包裝,很明顯幕後團隊一切都是從零開始,很多題根本就準備不及,明明民進黨成立至今這麼多年了,執政也八年了,在經驗上都沒有傳承嗎? 每個候選人都不相信別人的團隊別人的經驗,都要用自己信任的新團隊來行事,都還是用政治明星個人光環來撐場面,很明顯不足。政治畢竟還是團體戰啊,阿扁當年只能說是特例吧,時勢造英雄。


[繼續閱讀] 公民提問 (待日後補上,太長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E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